论坛介绍 组织机构 日程安排 |
耗牛是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特殊畜种,适应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低氧的气候环境条件,可以有效利用高寒草地牧草资源,为人类提供优质的乳、肉、皮、绒等多种畜产品,拥有“高原之舟”的美誉。我国牦牛主要分布于青海、西藏、四川、甘肃、新疆、云南等六省区的高寒地区,现存栏1500余万头,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5%以上,是藏族牧民群众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。
牦牛生产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牛羊肉是百姓“菜篮子”的重要品种,更是部分民族群众生活必需品。实现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、保障牛肉有效供给,对保障居民菜篮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。近两年,国家十分重视牦牛产业发展,出台了相关文件予以大力支持,提出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,在巩固提升传统主产区的基础上,挖掘潜力发展区,拓展增产空间,多渠道增加牛肉供给。目标是到2025年,牛肉自给率保持在85%左右,牛肉产量不低于680万吨,规模养殖达到30%以上。
二、发展前景
发展牦牛生产,不仅对增强牛肉供给能力、保障民族地区牛肉和相关产品供给具有重要作用,而且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全面推进牧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,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,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、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。乡村振兴,关键是产业振兴,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,而牦牛产业为实现牧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三、脱贫攻坚加大力度实施畜牧业良种工程项目,不断提高牦牛个体生产性能,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,使养殖业尽快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质量、效益和生态并重的方向,走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,将天然无污染的牦牛资源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,形成“牦牛经济”,为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。
主办及联合主办单位
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
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
主持人
王凤忠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
联络人
欧宏新 13907170527
6月11日上午青海西藏青稞牦牛
52号楼 202会议室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